2005年11月17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六版:服务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170句感激的话
张阿久

  “明天到法院领钱喽!”170名来自江西、四川、安徽的外来民工互相奔走相告。他们紧锁的眉宇渐渐舒展开了,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    农民工朱林从去年初开始就在象山的某服装厂上班,见厂里收益还不错,还特地打电话把在老家的爱人也叫来打工。夫妻俩在厂里一个月的收入也有1800元左右。那知今年6月开始,服装厂不能正常发工资。朱林问厂里的老板,老板总用各种理由搪塞,并口口声声保证工资一分不会少的。直到9月,无力回天的老板逃之夭夭,而厂里欠员工的工资已达49万余元。无奈之下,朱林和170名打工者一起找劳动仲裁委。县劳动仲裁委经过调查,迅速作出了裁定。170名打工者在裁定生效后立即向象山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    为使170名民工能早点拿回血汗钱,象山县人民法院立即安排精兵强将迅速组织执行。当执行法官到达工厂后,眼前一片荒凉,工厂大门紧闭,49万元的申请执行款到那里去要呢?执行法官立即开始清理查找财产,经过一番努力,工厂的针织设备被依法拍卖了,可区区10万还远远不够。执行法官扩大查找线索,在交警部门的配合下,工厂的三辆轿车又被找了出来,拍卖得款19万。
    按正常情况,这执行到位的29万元先按比例付给申请执行的170名员工后,缺口20万的执行款要等工厂厂房拍卖后再兑现。可这170名外来打工者要吃,要住,有的急着回家,他们焦急的心情和度日如年的表情,作为执行法官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等工厂拍卖要好几个月,外来员工在这里苦等是耗不起的。怎么办?执行法官立即将情况向法院领导汇报。经过法院协调,工厂所在的镇财政先行垫付了20万元。在各方的大力配合下,49万元执行款终于执行到位。
    170名外来工在领执行款时,出现了动人的一幕,在每人签完字后,都深情地向执行法官说:“谢谢您,辛苦了!”